NovaDNG Studio

Photography is FUN —— ℤƒ 碎碎念

GAS (Gear Acquisition Syndrome) is REAL

作為多年的相機肉體廚 (?), 購買器材時我看中的從來都是美貌 > 效能, 尼康於去年發表的 ℤƒ 作為 Dƒ 以來睽違十年的復古機身, 效能上看基本不落後於時代, 剛剛看到 ℤƒ 公開的時候我確實有當年看到 Dƒ 時的即視感 ⸺ 同樣是落後一代 CMOS + 最新一代影象處理器, 主打復古情懷的機器, 但 ℤƒ 的定位比 Dƒ 要低一檔, 這點在 Z6 Ⅲ 公佈時也更加明顯了, 這次尼康也不再固執, 選擇了順應時代潮流, 沒有封印這片 CMOS 和影像處理器的影片拍攝能力. 而我理所當然對 ℤƒ 垂涎已久, 終於在今年 618 拿下.

仔細使用之後我的結論是, ℤƒ 與 Dƒ 在理念上來說, 比起相似更多是迥異. 而我作為 Dƒ 十年的用家, 對此的確有很多感想. (正文裡就不用 ℤƒ 了, 笑)

房間裡的大象

甚至有兩頭⋯⋯

Zƒ 作為相機本身最大的問題應該就是它的人體工學設計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應該可以直接下結論: Zƒ 在官方出廠狀態下, 有且只有在配合原生小型鏡頭或轉接 E/M 口小型鏡頭時能達成可以接受的握持感, 一旦轉接 F 鏡及其他法蘭距較長的單反鏡或原本體型就較長的鏡頭, 握持感就瞬間變得難以接受.

而尼康當然本就知道機身設計的 「正確」 方式 ⸺ 看看 Dƒ 的人體工程學設計:

Zƒ 原本的後蓋在拇指區域是平坦的. 木質的凸起指柄是我在拿到相機之後額外裝著的, 這個指柄巨幅提升了前述難以接受場合下的持握感. 而作為對比, FM3ᴀ 等機身平坦的老膠片機有著過片杆可以起到指柄的作用, 且機身本就比 Zƒ 輕巧許多, 而更現代的 D 系/Z 系也在拇指區域做了凸起. 尼康絕對是知道拇指握持區域哪怕一個小突起都能極大提升握持感, 而僅在日本銷售的附加握把 Z f-GR1 就带有指柄. 甚至連徠卡都在數位 M 機背部做了凸起而尼康這種把理應整合在機身上的功能單獨拆分成配件的思路是我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而手感問題在轉接 F 鏡時變得愈發嚴重. 因為需要接近 3cm 長的 FTZ 轉接環, 而這個轉接環又基本上是一個空心金屬筒, 导致轉接後的相機 + 鏡頭的重量分部就變成兩頭重, 中心輕的啞鈴狀, 相較之下單反的反光鏡箱雖然也是一個空心區域, 但其上有五稜鏡組和測光元件, 其下有相位對焦模組和 AF 驅動馬達, 重量分佈合理性遠遠勝於 Zƒ + FTZ.

除了手感之外, 還有一個沒有那麼明顯 ⸺ 不如說, 被尼康刻意隱瞞的問題. 無論妳往 Dƒ 上裝什麼鏡頭, 機身的相位對焦輔助 (▶︎ ● ◀︎) 都會正常啟用, 告知使用者是否成功對焦以及, 如果沒有對上, 應該往哪個方向調整對焦環. 同樣的功能也存在與 Zƒ 中 ⸺ 唯用家必須採用帶有 CPU 的鏡頭才能啟用相位對焦輔助, 如果轉接的是 AI-S 或者 Auto 鏡頭, 或者用其他不能溝通焦距 & 光圈資料的轉接環, 相位對焦輔助就不會啟動 (雖然仍舊可以啟用手動對焦人臉/物體識別). 這一點沒有在尼康任何官方材料中說明.

但比較有趣的反而是, 如果使用諸如 M-Z 6-bit 接環之類的可以跟機身溝通鏡頭焦距光圈情報的轉接環, 則可以順利啟用相位對焦輔助. 有說法認為相位對焦輔助需要獲取這些情報才能保證精確性, 我無法證實這個說法的準確性, 但 Zƒ 本就可以透過選單設定告知相機當前使用鏡頭的焦距與最大光圈 (比起 Dƒ 只能儲存十個鏡頭資訊來說, Zƒ 提供了 20 個欄位, 這點好評), 所以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合理的說法.

撇開上述兩個客觀的問題之外, 還有一個主觀問題: FTZ 轉接環和機身審美對不上⋯⋯ 尼康的現代機身及鏡頭使用的工程塑膠/鎂鋁合金塗裝表面效果與 Zƒ 的人工飾皮 + 黑漆黃銅差太遠了, 造型上格格不入. 尼康做樣子推出的兩款 SE 鏡頭也是全身塑膠, 摸起來手感無比廉價, 和機身相去萬里. 這也直接導致了我沒有購買任何原生 Z 鏡頭, 轉而選擇全部轉接的路線. (當然, 我還是有計劃購入 Voigtländer Macro-APO Lanthar 65/2 或者確善能以後可能會推出的其他原生 Z 鏡, 但那都是後話了)

尼康的這些選擇令人難以理解, 尤其是在與 Dƒ 對比的情況下 ⸺ Dƒ 有更加飽滿的握把和指柄, 帶有可以驅動 D 鏡頭的對焦馬達, 甚至連光圈聯動杆都可以被摺疊而使用 60 年代的 Auto 鏡頭, 可以說是真正開箱即用的對老 F 鏡友好的相機. 反觀 Zƒ, 雖然和 Dƒ 一樣有著復古外觀, 但對轉接老 F 鏡並不友好.

最後補一個不算大象的小問題: 肩屏. 雖然 Dƒ 的肩屏也非常小, 但至少確實可以顯示更多關鍵資訊 (電池和剩餘的拍攝張數). Zƒ 的 LCD 熒幕只能顯示光圈, 而如果採用無法溝通光圈數值的手動鏡, 這個螢幕就完全廢了, 而且它也不像 Dƒ 那樣帶有背光燈⋯⋯ 不知道尼康有無可能透過韌體更新的方式開放這個熒幕顯示更多內容的能力 (雖然不管怎麼說也只能顯示數字, 但至少可以顯示剩餘電量或者拍攝張數?).

題外話, Zƒ (710g) + 轉接環 (130g) + 手柄 (100g) + AI 180/2.8S ED (790g) 居然比 Dƒ 組合 (1600g) 要重 200g…

Zƒ ❤︎ M Lens

Zƒ 比起 Dƒ ⸺ 或者說, Z 系統比起 F 系統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鏡頭的選擇幾乎變得毫無限制. 而若妳打算用 Zƒ 來轉接 M 鏡, 就會驚訝地發現這才是 Zƒ 最為發光發熱的狀況. 首先 M 系統的法蘭距比 F 系統要短很多, 所以哪怕使用的是沒有任何附加功能的空心金屬筒轉接環, 裝著 M 鏡時的平衡感也遠勝過哪怕使用最輕巧的 F 鏡. 而由於要防止遮擋太多取景窗視野, M 鏡本就大多更為小巧, 裝著後整個機身看起來也更加協調 ⸺ 哪怕是我手頭最小的 F 鏡 AI Nikkor 45/2.8P 在加上 3CM 長的轉接環後都比我手頭最大的 M 鏡 + 轉接環組合要大不少. 我想這應該同樣也會適用於其他短法蘭距系統的轉接, 而很多 M 鏡本身就是黃銅黑漆的塗裝, 在 Zƒ 上亦顯得渾然天成.

我認為這裡特別需要提一下 TechArt Pro TZM-02 轉接環. 我在之前的文章 Photography is FUN —— LM-EA9, 邪道的终点中介紹過同公司推出的 M 轉 E 自動對焦接環, 而 TZM-02 可以說是 LM-EA9 的 「完整版」. 儘管在機械效能上 TZM 與 LM-EA 幾乎是完全相同的, 但

  1. Z 卡口本身直徑就更大一些, 讓 TZM 裝著在 Z 機身上沒有任何額外凸起 ⸺ 相較之下由於 E 卡口當初設計比較保守, LM-EA9 的外徑比 E 口金屬座圈還要大一些, 在 α7C 這樣的機器上看起來還蠻顯眼的.

  2. 更重要的是, 不知道是因為 Z 卡口開放的引數比較多, 還是被破解得比較徹底, LM-EA9 在影片拍攝模式下是不工作的, 但 TZM 在 Zƒ 上就可以於影片模式下繼續對焦. 大概同樣是出於同樣的原因, TZM 的使用上比 LM-EA9 要更符合直覺得多, 雖然同樣是依靠光圈數值來設定焦距, 在 LM-EA9 上設定焦距需要先設定光圈 - 空拍一張 - 把光圈調回 ƒ/2 才能正常拍攝, TZM 上則是直接將光圈設定到對應數值即可. 而 TZM 也不存在 LM-EA9 上那 「只能對畫面正中 1/3 區域自動對焦」 的限制, 在哪怕畫面最邊角也可以順利自動對焦.

  3. 託最新影像處理器的福, Zƒ 的自動對焦效能比 α7C 大幅強化, 在同樣複雜的狀況下 TZM 都能正確找到焦點, 而很少出現反覆 hunting 或者乾脆直接對焦失敗的狀況. 但我沒有測試在索尼最新的機身上 LM-EA9 是否也有同樣優異的表現.

可以說, 總體而言 TZM-02 的使用體驗比 LM-EA9 好了不止一個檔次. 同樣是轉接 M 鏡, 正如前文已經提過的, 由於 LM-EA9 在索尼機身上只能使用畫面中心區域對焦, 而且難以簡單使用快捷鍵改變對焦方式, 導致我更願意在 7C 上使用不帶電子觸點的 Voigtländer Macro Adapter. 而 7C 要改變放大區域又相對比較麻煩, 導致在既需要速度又需要精度的情況下就難免手忙腳亂. Zƒ 的狀況下, TZM 會被識別為一個正常的帶有 CPU 的鏡頭, 所以可以順利啟動相位對焦輔助, 配合 Zƒ 的 MF 人臉識別, 進可直接自動對焦, 退可手動對焦 + 相位輔助, 拍攝體驗比起之前用 α7C 時要舒適太多. 甚至透過疊加一個 F-M 接環, 用家還可以為 F 手動鏡啟用相位對焦輔助, 這點上甚至比官方的 FTZ 接環還要便利 (雖然這接環疊疊樂外觀上確實是很醜)⋯⋯

Zƒ ❤︎ FE Lens

尼康雖然也已經於去年開放了 Z 卡口授權, 但目前優質的第三方鏡頭還寥寥無幾. 而索尼的 FE 系統經過近十年的積累, 早已擁有了極為龐大的自動對焦鏡頭群, 而由於 Z 系統法蘭距比 E 要短一點, 第三方廠家得以在這 2mm 空間裡塞入一套電路板, 讓 Z 機可以使用 E 鏡的絕大多數功能.

市面上常見的 E-Z 產品主要是 TechArt 的 TZE-01/02 和 Megadap 的 ETZ21/Pro. Phillip Reeve 上有一篇非常詳盡的對比介紹, 我就不複述其中內容了, 簡單來說就是目前狀況下 ETZ21 Pro 的相容性和效能都比 TZE-01/02 要強. 於是我就選購了 Megadap 的產品, 目前使用的效果是完全符合預期的 ⸺ 我只有兩枚 FE 鏡, 使用上沒遇到任何問題.

甚至, 因為 Z 系統提供了 「用不同按鍵啟動不同對焦模式」 的功能, 在 FE 40/2.5 上我可以利用鏡身上的按鈕啟動廣域自動識別對焦或者單點精確 AF-S, 而 AF-ON 按鈕啟動正常的對焦功能 (我常用的是 3D 追蹤), 達成很多方便的操作, 而索尼 G 鏡上的光圈環又補齊了 Nikkor Z 鏡在 Zƒ 上最缺的一環, 簡直天造地設.

可惜的是如果採用了 E-Z 轉接環, 就必然會失去三防的效力, 這大概是此方案最大的短板了吧. 這個時候難免會有些懷念以前使用 α7C + 40/2.5G 的時候可以放心在小雨中拍照的體驗. 另一個短板是由於 E 系統 CMOS 濾鏡組厚度和 Z 系統不同 (Z 系統要薄一點), 為 E 系統設計的鏡頭在 Z 機上表現難免會下降一些, 尤其是接近邊角的部分更加明顯. 但對於 FE 40/2.5G 和 Sigma 90/2.8 這兩枚本就不是頂級畫質的鏡頭而言這點損失反倒不算很明顯, 我覺得完全可以接受.

復古設計的贊否

既然提到了光圈環, 正好可以進入復古設計的話題. 很多批評者認為尼康在設計 Zƒ 和 Dƒ 機身時過於保守, 不敢像富士一樣乾脆直接取消 PSAM 僅以旋鈕控制. 但首先尼康自從進入 G 時代以來就基本沒有發表過自帶光圈環的鏡頭了, 像富士那樣用撥輪讓光圈進入自動模式反而很麻煩; 其次同時使用旋鈕和 PSAM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預設檔位的作用, 在快速切換自動和某個固定數值時反而更加便利. 這點我在交替使用 FA 和 FM3ᴀ 時就有所體會 ⸺ FM3ᴀ 沒有 PSAM 檔位, 快門改出 A 檔需要解鎖, 有時會有些煩人; FA 就可以和 Dƒ Zƒ 一樣平時把快門撥盤放在 1/125 或者 1/60 然後把模式撥去 A 檔, 需要手動的時候就可以直接使用預設的快門, 十分便利.

雖然我贊同保留 PSAM, 但 Zƒ 的轉盤設定上同樣不令我滿意. 按照 FM 系列機器的傳統, ISO 與曝光補償都應該位於軍艦部左側, 而事實上 Dƒ 也正是如此設計的 ⸺ 右側原本是過片撥杆的位置則改成了 PSAM 撥盤. 而 Zƒ 則把 PSAM 改成了 ISO 盤底部的撥杆, 而且取消了 Dƒ 上的模式切換鎖定 (Dƒ 需要提起 PSAM 撥盤才能切換模式, 在當年也是一個被詬病的設計, 因為沒有明確的檔位提示所以幾乎無法盲操作), 原本過片杆的位置則改為了曝光補償. 我不太能理解尼康這樣更改的用意何在 ⸺ 普遍的說法認為這是在某些程度上希望提升單手操控性, 但哪怕是使用最輕巧的 Z 鏡或者轉接最輕便的 M 鏡, 單手操作時變更曝光補償依然是非常痛苦的.

去除 Dƒ 上的驅動模式選擇撥杆則是不至於很難接受的改變, 畢竟原本在 Dƒ 上這個撥杆基本長年處於 Q 模式 (安靜模式), 在去掉反光鏡之後 Q 模式就沒什麼存在價值了. 實話說我還蠻喜歡快速切換黑白模式功能的 ⸺ 就像奧林巴斯 Pen-F 上的創意撥盤我也經常撥去單色模式玩. 而且黑白模式下不單能使用自帶的三種預設模式, 還可以套用其他自定義黑白風格, 我自己就從 Nikon Picture Control Editor 裡匯入了幾套不錯的黑白菲林模擬, 玩的不亦樂乎.

最後再抱怨一回在我看來復古設計最大的問題 ⸺ 尼康自身並沒有一套與之審美匹配的鏡頭/轉接方案. 前文提過, SE 40/2 和 28/2,8 都是全身塑膠的便宜貨, 其他 Z 鏡都是工程塑膠/鎂鋁合金外表, 和 Zƒ 壓根不搭調. FTZ 轉接 G/E 鏡頭也是同理.

目前看来和 Zƒ 機身審美最搭調的原生鏡頭头恐怕是 ArtraLab 設計的 Nonnikkor 35mm ƒ/1.4 1960’s ver.. 然而這枚鏡頭是沒有任何觸點的純手動鏡頭且畫質也相當一般, 拿它來掛機總覺得是相當得不償失⋯⋯ 現在只能期待福倫達能出幾枚 SL Ⅱs 風格的 Z 鏡頭了. 之前 DX 兩枚鏡頭在審美上大概是因為非全幅所以依然有焊屁股的感覺, 而且品控似乎也難以令人滿意的樣子. 想來也是諷刺, Zƒ 釋出已經十月有餘, 舉目四望居然難覓一枚審美和功能上都滿足它的原生鏡頭⋯⋯

, — Sep 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