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是补完一些这半年里我新入手的标准镜, 它们分别是 Voigtländer 40/2.8, Voigtländer 50/1.5 Ⅰ & Ⅱ, 还有索尼 FE 40/2.5.
如果你看过上一篇 Standard Obsession 可能会觉得奇怪, 怎么又有一个 Voigtländer 40? 而且光圈还小了一档? 这个问题的答案往下看就会明白了⋯⋯
这实在是一枚值得大书特书的镜头, 然而网上却鲜见讨论, 令人惊讶. Heliar 40/2.8 虽然是一枚 M 口镜头, 但可以说唯独是不能用在原生 M 口的机器上 ——这枚镜头在外形上借鉴了徕卡经典的缩头设计, 在 2022 年看起来十分别致, 但它却不具备对焦结构, 必须靠带有螺纹线圈的转接环来实现对焦.
缩起状态下它仅仅伸出卡口 12.5mm, 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极致轻薄了 (相较之下尼康的 45/2.8P 的 17mm 显得黯然失色). 完全展开后则变成 21.5mm, 依然极为小巧.
确善能在设计这枚镜头时的初衷只是将它作为自家近摄环的配件使用, 所以没有加入对焦机构, 使得它在原生 M 口上只能固定在无限远. 而得益于现代无反相机极短的法兰距, 几家主流无反厂商都有不错的近摄环, 借助这些近摄环 Heliar 40/2.8 即可获得正常的拍摄能力. 配合确善能自家的 VM-E 近摄环, 它最近可以对焦到 48cm; 配合其他家/卡口近摄环时的最近对焦距离则各不相同, 但基本上都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既然没了对焦机构, 它身上唯一剩下的操作就只有光圈环了. 这也是它挺大的一个体验短板 —— 它的光圈环是无极转动, 基本不可能通过盲操作改变光圈到一个确定值; 而因为近摄环大抵都不带有距离刻度, 因此估焦也变得几乎不可能完成, 可以说是牺牲极大了.
既然谈到了缺点那就顺便说说它的另一个问题: 虽然随镜头附带了两个遮光罩和两个镜头盖, 但筒形遮光罩一装上这镜头最大的优势便彻底消失了, 而穹形遮光罩配合的镜头盖是螺纹旋入式, 使用上略有些不便, 而且基本上每次旋开镜头盖时光圈都会被重置到 2.8, 如果你习惯 f/4 之类的其他值或许会觉得很烦.
作为一枚只有五片三组简单而传统结构的镜头, 虽然有一枚非球面镜片加持, 它的画质还是很符合我们对这类镜头的刻板印象: 无限远全开光圈时中心尚算锐利, 边缘画质有所下降, 收缩光圈边缘画质提升, 大约在 f/8 时达到最佳; 近距离对焦时焦外有不太明显的旋焦; f/5.6 以上的大光圈时 LoCA 严重, 建议合理运用扬长避短.
虽然这枚镜头理论上来说采用了现代的多层镀膜, 但在遇到比较苛刻的光线时依然会产生较强的眩光. 个人认为这是十分有个性的, 但不可否认这也是光学缺陷的体现. 话虽如此, 在强烈逆光下它依然保留了不错的细节, 可以说反而是很值得称道了.
今年确善能推出了一款光学结构完全相同, 但是取消了缩头设计加回对焦结构的 Heliar 40/2.8 Asperical¹, 个人认为基本上失去了这镜头最大的特色了, 没什么意思, 就不推荐购买了. 缩头的 Heliar 40/2.8 去年停产了, 但是二手市场上应该还是可以买到品相不错的美品, 有兴趣的话可以碰碰运气.
我坦白: 买初代纯粹是馋她身子!
这设计未免也太帅了吧! 齿轮一般的对焦环真的是越看越好看, 而适当的凹陷配合精良的做工使得它的对焦体验无比优秀,
哪怕只是握着把玩都完全爱不释手.
反观隔壁的二代⋯⋯
这二代就长得十分一般了, 铬铜特别版²的熊猫配色还可以说有些特色, 但贵出的价格我觉得不值得. 抛开外观不谈, 二代的使用手感可以说是全面退步了 —— 光圈环变细小了, 虽然多了两个小凸起, 但是这两片薄薄的凸起握起来手感也并不好, 而且只有那凸起上刻有防滑纹路, 其他部分全部光溜溜, 远不如一代的实用.
对焦环就更不用提了, 虽然我理解细密的防滑纹路有助于精密对焦, 但这纹路摸起来实在是扎手, 手感极差, 操作便捷度上更是和一代差了十万八千里, 更远不如其他 M 镜头常见的对焦月牙, 可以说是我用过的手动镜头里对焦手感最差的一枚了, 可以说除了小 (长 37mm) 之外一无是处了 —— 问题是论小, 它也小不过 Heliar 40/2.8 呀. 强烈不推荐购买.
感觉在中文圈几乎所有评测都在吼 「不要买它! 不要买它! 不要买它!」 然而我还是买了, 原因无它, 还是因为它小.
虽然比起宾得 43/1,9 之类的镜头来说它确实算不上小, 但是在 FE 口自动对焦镜头里它却已经算是很迷你的存在了. 好吧我知道 35/2,8 ZA 比它小, 但是 35/2,8 已经是一款七八年的老镜头了, 画质和对焦速度有些落后了. 我买自动镜头就是为了获得一个最无须操心的使用体验, 没理由去选择一款已经快要被完全淘汰的镜头.
这枚镜头可以算是麻雀虽小五脏具全的典范了: 它有在现代自动镜头上愈发罕见的光圈环 (但是索尼 G/GM 镜头上都保留了下来), 一个自定义按钮, AF/MF 开关, 光圈环限位开关, 甚至可以说它的可操作部分有点太多了使它不大的镜筒看起来有些拥挤. 这些特色也使得它在三阳等其他家副厂面前能扬眉吐气, 唯一可以和它在操控性上一争高下的只有适马的 45/2,8 DG DN, 但 —— 这个时候, 40/2,5 的画质又比 45/2,8 好出可以感知的那么一截, 成为了决定性因素⋯⋯
而且说道操控性, 很有趣的一点是当这枚镜头和我的宾得 43/50 取景器一起使用时, 我可以通过取景器画面最下方看到当前的光圈值, 对于快速操作也大有帮助.
至于画质, 作为一枚 2020 年才发布的镜头, 足够现代的光学设计理念带给了它非常强大的性能, 基本上我都是放心地全开光圈使用的, 除了有比较明显的紫边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光学缺陷了. 而它的机械性能则处于第一梯队, 自动对焦速度飞快, 也毫不犹豫, 配合 α7C 的对焦性能目前来说我还没遇到过失败的状况, 哪怕是在夜里对没有灯光直射的地点对焦也可以成功, 属于令人安心的性能怪兽.
虽然在上篇里我提过之所以抛弃了 50/1.8G 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太现代, 太无趣了, 但是 40/2,5G 在操控性上比 50/1.8G 好上无数倍, 而金属的镜筒又使得它的操控感更上一层楼. 它甚至最后还具备一定的防滴能力可以防范遇到的小雨, 实在是非常令人安心. 现在 40/2,5G 作为以备不时之需的最终防线待在我的包里.
目前来看我应该暂时不会收其它的标准镜头了 —— 尽管我很想这么说, 但是这几天 Meyer Optik 又发了新的 Biotar 58/1,5 II³… 咕, 比起我手上的那个 Helios-44, 这东西才是正牌货呀! 恐怕我对标准镜头的渴求一时半会儿还是无法停止吧⋯⋯
Gadget, Photography — Sep 9, 2022
Made with ❤ and at DENSHI NO 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