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DNG Studio

追求小屏智能手机之路

稍微了解我一点的人都应该知道, 我勉强算是个小屏手机爱好者. 这两天我正好拿到了心心念念的 Jelly 2, 兴奋之余不免想要安利一番, 顺带回顾一下这十年来我对小屏手机的追求⋯⋯ 如果没兴趣看我唠叨的人, 可以直接点这个链接购买.


Jelly 之前

自从 iPhone 开启了触屏手机的潮流后, 所有人都尝到了大屏幕的甜头, 尤其是 2010 年左右三星和 HTC 等厂家开始推出大屏手机并且受到市场一致好评之后, 所有人就头也不回地朝着大屏的方向狂飙突进. 但是差不多就是在那个时候吧, 还是高中生的我购入了人生中第一台小屏手机 —— HP Veer.

「点金石」 上的 Veer 和旁边的 Nexus 4

当然, 会买 Veer 除了喜欢小巧的手机, 更多的原因还是我对 webOS 的喜爱. 不过没选择当时作为旗舰的 Pre³ 而选择了 Veer 就完全是因为尺寸了. 比起 Pre³ 的 3.6 寸 「大屏」, 2.6 寸屏幕的 Veer 在手中是真正的小巧玲珑, 如珠圆玉润的卵石般令人爱不释手. 而且 Veer 还有一块全键盘, 作为小屏手机, 在输入这一最大的痛点上也得到了对我来说完美的解决, 我现在甚至还能依稀想起来自 veer 键盘上那一股若有若无的神奇香味.

上大学之后没多久, 我很幸运地在 ebay 上买到了一台微软的 Kin, 不过这台机器并不是智能手机, 而且在一年多以后我便将这台手机送给了一位友人, 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3.4 寸的屏幕放在今天来看也算是迷你了

送走 Kin 之后不久, 我就从父亲手中得到了他淘汰不用的 iPhone 5. 很多老派 iPhone 爱好者依然认为 4 寸屏幕的 iPhone 5 形态是最能兼顾易用性与手感的黄金尺寸, 当然另一派则认为 3.5 寸屏幕的 iPhone 4 才是真正的黄金尺寸 —— 包括当时刚刚宣称要做手机的老罗. 又过了不久, 苹果推出了 iPhone 5s 造型, iPhone 6s 性能的 iPhone SE, 我便第一时间入手了. 在那个时候, iPhone SE 已经被主流大众认为是小屏手机了, 而诸如夏普 Aquos Crystal 和小米 MIx 等机器也为人们揭开了 「全面屏」 的一角, 在这之后手机厂家们便纷纷朝着全面屏的方向发展去了, 手机尺寸本身也终于不再变得更大.

你以为会有 iPhone 5/SE 的图? 这么大众的手机没图的啦.

这个时候可能有人会问了, 为什么都说了这么多了, 还没提到一句索尼的 Xperia Compact 系列? 其实我从 Xperia Z2 开始就一直是索尼手机的用户, 但是因为某些奇怪的心态 (觉得已经买了大屏的版本再买同一系列的小屏版是一件很不对劲的事情) 和机器本身的问题 —— 比如 Z3 Compact 摄像头的位置不对劲, 扬声器和听筒没有隐藏进边框, Z5 和 XZ 的正面没有完全对称等等鸡毛蒜皮的原因, 便没有买 Z 系列的 Compact. 等到了 2017 年, 我终于把主力手机从 5.2 寸屏幕的 Xperia Z5 换成了 4.6 寸屏幕的 Xperia XZ1 Compact.

iPhone SE, Xperia XZ1 Compact 和 Xperia Z5

XZ1 Compact 在我心目中可以算是非常完美的小屏旗舰了, 比 iPhone SE 稍大一圈, 但是屏幕尺寸大上了不少, 外形方方正正, 采用了当时索尼新的设计语言 Omni loop, 在边缘稍微做了一点弧形, 握持手感也非常优秀. 虽然没做边框隐藏扬声器/听筒, 但是换来了非常优秀的外放音质, 可以说在我心目中这台机器几乎没有缺点.

一年之后, 夏普发布了 Aquos R2 Compact. 这台机器刚发布的时候我的想法和大多数人应该是一样的: WTF? 这上下都有缺口的设计是什么鬼才想出来的? 实在是不能接受啊! 不久之后我就买了与他前后脚发布的 Pixel 3 —— 不是 3 XL, 3 XL 那个超巨型缺口的傻逼程度实在是不能接受.

XZ1 Compact 和长了一截的 Pixel 3

没想到的是, 在 2018 年 5.5 寸屏幕的 Pixel 3 在很多人眼里已经可以算是小屏手机了 , 这不免让我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2019 年下旬某日, 我在朋友家体验他的 Apple TV 时在 YouTube 上看到了一则多亲 AI 2 手机的评测, 当时就被这手机给迷住了, 不过当时这机器还在众筹阶段, 等到 2020 年初的时候我才终于买到. 多亲 AI 2 作为一台尺寸和 iPhone SE 差不多的手机, 因为用了细长的全面屏设计而屏幕达到了 5 寸, 而且碳酸聚酯外壳的选色非常漂亮, 我非常喜欢.

多亲 AI 2 Pro

为什么在这里给的是 Pro 的链接? 当然是因为 2 的性能实在是有些太差了. 我本来是打算拿它来做微信专用机, 但是它运行微信的时候卡顿感可以说是难以接受的 —— 当然我知道这是腾讯的问题, Telegram 之类的应用在上面运行起来都没什么压力, 只是不太留得住后台. 据说 Pro 在提升了硬件配置之后运行起微信至少不会直接卡死了. 在用了没几天之后, 我就开始打起了 Aquos R2 Compact 的主意.

我的青色系手机收藏. 从左到右依次是 Aquos R2 Compact, 多亲 AI 2, nextbit Robin, NUANS NEO

我的青色系手机收藏. 从左到右依次是 Aquos R2 Compact, 多亲 AI 2, nextbit Robin, NUANS NEO

在买之前我特地和一位已经买了的小屏爱好者朋友做了深入交流 , 在朋友的安利下我便十分坚定地入手了 Aquos R2 Compact. 因为上下两个缺口的缘故, 这台有着 5.2 寸屏幕的手机机身尺寸却和 XZ1 Compact 相差无几, 适应了诡异的屏幕形状之后我忍不住 「真香」 了一回. R2 Compact 虽然比多亲稍微胖了一点, 但是性能的提升是实打实的, 拿来做主力机确实毫无压力, 它那别扭的屏幕甚至是 120Hz 高刷新率屏幕 (虽然对我来讲完全体会不出来⋯⋯), 而且正面的指纹识别模块还兼职触控按键, 可以让我找回一点在 veer 上轻扫屏幕下方返回的感动, 顺便还可以补救一下 Google 那无药可救的手势操作. 这台机器现在我也依然带在身边, 夏普那边还表示这台机器能够升级到 Android 11 (只是时间尚未确定).

Aquos R2 Compact

等到 2020 年九月, 苹果发布了 iPhone 12 mini. 在当初机身尺寸泄漏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只要这是真的那就一定买, 而发布会上终于确定了的那一刻我可以说是欢呼雀跃了, 毕竟这年头所有的厂家在做手机的时候难免都会收到苹果的影响 —— 无论是好还是坏, 如果苹果敢于在 2020 年开个小屏旗舰的头, 那么或许接下来其他厂家也会试水? 等到 iPhone 12 mini 开放购买之后, 我便第一时间购入.

尺寸和 R2 Compact 几乎一模一样的 iPhone 12 mini

尽管尺寸和 R2 Compact 几乎一模一样, 但 12 mini 的边框尺寸稍微比 R2 Compact 窄一些, 下边框也和另外三边同宽, 所以能塞进 5.4 寸的屏幕. 而且回归了平直的设计语言也让我觉得这是 iPhone 6 以来最好看的 iPhone 设计 (排除掉 SE, 毕竟那是 5s 的设计). 而 12 mini 最大的缺点 —— 续航严重不足, 对我这个拿它做备机的人来说也完全不是问题.

Jelly 2

实际上, 在 iPhone 12 系列配置泄漏之前, 我就已经知道了 Jelly 2 的存在 . 在更早之前 —— 大约 2017 年, Jelly 1 刚出来时正值 detox phone 大热, 除了 unihertz 之外还有不少厂家做出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小手机, 但是它们大多都过于精简, 导致很难真的把它们当作唯一主力使用, Jelly 1 虽然是全功能的, 但是它的设计和用料都实在有些令人难以下定决心购买, 所以这一波 detox 手机对我完全没有产生任何冲击. 反倒是 HMD 推出新的 8110 的时候我很心动, 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买一台来收藏.

虽然我在 20 年中旬就知道了这部手机的存在, 但当时它还在 indiegogo 筹资, 所以只是给了一些 influencer 评测样机. 直到年底才终于开放购买, 而我拿到手则是这两天的事情了.

Xperia 1 II 在 Jelly 面前是真的庞然巨物了

Jelly 2 的三维和 Veer 几乎相差无几 (95×49.4×16.5 vs 84×54.5×15.1), 不过区别于 veer 的类肤质感外壳, Jelly 用的是普通的光面塑料, 手感稍微差了一些. 不过好在它十分小巧, 这塑料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它的 「糖果质感」 ——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 在阳光下它看起来是有几分像一颗巨大的 jelly bean. 不过拿到手机的时候我才发现它的挂绳孔实际上在随机附赠的保护壳上, 为了使用挂绳孔我只好不情不愿地用上了这个保护壳. 保护壳的材质就是普通的软胶, 手感十分一般, 而且让整个机身变大了不少, 而且限制了可以使用的 Type C 充电线材类型, 十分难受.

一开机进入设置流程, 我就意识到了它无论是出于节省空间或者成本的考虑采用了转子震动马达, 这和采用了线形马达的 Xperia 1 II 和 iPhone 12 mini 比起来真的是云泥之别. 好在输入法的振动可以自己调整或者关闭, 否则它本来就很糟糕的输入体验就要更加不堪了.

既然以它的缺点开了头, 那干脆就先把它的缺点过一遍吧 —— 反正铁了心想买的人应该早就点了开头的那个链接下订单去了.

  1. 它的扬声器十分糟糕, 不过这是可以想象的, 毕竟尺寸限制摆在那里. 设置里有个可以强行提高音量的开关, 千万不要去点, 点开的话那声音真的是呕哑嘲哳难为听, 不是开玩笑的;
  2. 它的相机也十分一般, 不过这相机存在的价值大概就是完成扫扫二维码之类的工作, 应该不会真的有人想要在这样的机器上追求高级的相机吧?
  3. 它的充电接口在机身右侧底部, 充电的时候右手起来十分别扭 (好在官方提供了一条 L 型接口的 Type C 转 A 线);
  4. 背部的指纹感应器识别率不高, 雪上加霜的是如果你装了保护套, 保护套的厚度会进一步减少手指与传感器接触的面积, 再次降低识别成功率. 而且这个指纹传感器没有集成手势识别, 不能像 pixel 的那样通过扫动来控制通知中心开关 (好在手机本来就这么小了, 去拉通知中心确实轻而易举);
  5. 绝大部分 Android 应用都没有为这么小的尺寸优化, 就连 Android 系统也不例外. Jelly 的系统虽然有做了一下小优化, 但是终归没有为此提供一个全局的解决方案;
  6. 它虽然提供了一个自定义按钮, 但是这个按钮就在电源键旁边, 而且大小和手感与电源键一模一样, 非常容易误触. 当然这个自定义按钮确实是非常好的, 它可以作为对讲机的对讲按钮, 也可以自己定义点按、长按和双击的快捷操作, 十分便利.

好在平时正常握持的姿势一般拇指都会放在电源上, 不然误触几率怕是要加倍

缺点就是前面那些了, 至少在我看来. 说完了缺点就该让我大吹一番了. 首先就是它没有选择走 「全面屏」 路线, 保留了电容触摸三大金刚, 这也让我可以免得吃 Google 那套鬼畜手势导航的屎 —— 当然如果你执意要吃屎的话也可以在设置里开启屏内导航 (默认是开启的) 并关闭电容按键. 而且在这个尺寸下, 手势导航还真的就没什么优势可言. 唯一遗憾的就是 Home 键没能集成通知灯, 通知灯被放在了摄像头左侧 —— 再想想 2021 年多少旗舰手机都没有通知灯了, 真的是感觉十分唏嘘 (当然, 由于 OLED 屏幕和 AOD 的普遍使用, 通知灯的需求也确实是不像以前那么强烈了). 另外这几个按钮是没有背光的, 在暗处使用的时候偶尔会按错/没按到, 有点小别扭.

如果偶尔需要在这机器上看长文也不是不行, 但是你大概不会愿意经常这么做的⋯⋯

Unihertz 没有以机身尺寸为借口取消顶部的耳机接口, 令人十分欣慰. 插上耳机之后还可以以耳机为天线使用内置的收音机, 十分便利. 而机身顶部还有另一个已经几乎灭绝的东西 —— 红外信号发射口, 这对于控制那些尚未智能化的家电来说十分便利, 是非常令人欣喜的存在.

与目前手机上最好的屏幕 —— Xperia 1 II 的屏幕对比

Jelly 的 480×854 三寸屏幕属于勉强够用的水平, 不过这部手机也没指望你老盯着它看, 所以这屏幕虽然十分不怎么样但我并不会抱怨. 而屏幕小且分辨率低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这块屏幕极其省电, 如果配合上深色主题, 那使用一整天下来会发现屏幕占用的电量真的寥寥无几. 既然说到了电池就顺便提一下它的续航, 由于这手机本身的属性导致了你不可能想要长时间使用, 更何况它的电池容量是 2,000mAh! 所以用一整天 (从早上七点开始到晚上十一点结束) 是毫无压力的, 甚至我觉得它能撑个两天, 如果用得更不频繁的话.

它采用了一颗联发科曦力 P60, 只要不试着在这机器上玩大型游戏 (你疯了吗?!) 应该都是十分够用的. 和芯片相关的唯一问题就是它的基带不是很好, 在这个大厂普遍铺开 5G 的时代显得网速有些捉襟见肘 (我这里体验的对照是 FEH 2.4GB 的数据, 在相同的 Wi-Fi 环境下 Jelly 下载这些数据花了 Xperia 1 II 大约两倍的时间), 不过说实话你也不会想要在它上面做什么需要那么高网速的事吧, 至少它应付视频会议之类的需求还是绰绰有余的.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的就是它的输入. 虽然机身大小类似 Veer, 但是 Jelly 2 并没有方便的 QWERTY 全键盘, 所以输入只能靠语音或者屏幕内虚拟键盘了. 如果你用九宫键盘并且把键盘高度开到最大的话勉强可以获得一个操作面积类似直板功能机九宫键盘的区域, 然而说实话体验并不好. 个人认为最佳解决方案还是滑动输入 + 中到小的键盘高度, 靠输入法的自动纠错来进行比较高效的输入, 配合双拼可以达到勉强可以接受的输入效率. 当然, 即使如此在使用这台机器的时候想要输入的愿望也是极为低下的, 而本来这台机器就算是一台 detox phone, 所以这个问题⋯⋯ 也就不算是个问题了?

对了, 这台机器甚至支持 Micro SD 卡扩展 —— 另一个在 2021 年几乎灭绝的功能. 虽然 Micro SD 卡和第二张 SIM 共用卡槽, 但是对于我这样没有双卡需求的人来说就可以直接用来当扩展储存了.

一点结语

Jelly 2 对于不需要现在各种旗舰机那些华而不实的噱头功能, 甚至几乎不怎么需要智能手机, 只是实在逃不开微信等各种服务型手机应用深刻侵入我们生活的用户而言可以说是真•正道的光, 它提供了满足现代智能生活的基础设施, 摒弃了所有徒有其表的功能, 是一台完全可以成为唯一主力手机的机器, 这在主流手机们尺寸普遍奔着 6 寸往上并且不断加入各种花里胡哨伎俩的年代真的难能可贵.

做出这台小手机的公司, 上海集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是一家成立于 2016 年, 只有 50 人不到的小公司 . 在 Jelly 2 之前, 他们已经做出了 Jelly, Titan (一台有点类似黑莓 Passport 的全键盘手机), Atom (小巧的三防手机) 三个系列, 皆为小众但精致的机器, 在海内外广受死忠粉丝好评. 我也非常认同 Unihertz 日文网站上的一句话: 「様々なスマホがありますが、現代のスマートフォンは、大きく、複雑で、とても壊れやすい。」 —— 现在的智能手机虽然眼花缭乱, 但无不大而复杂, 而且容易损坏 (此处应有 JerryRigsEverything 插入), 而 Unihertz 选择了完全反其道而行, 自始至终开发小巧, 简单而坚固的手机, 逆流而上, 勇气可嘉.

如果你已经深深陷入当代智能生活不能自拔却又希望有一台小手机的话恐怕还是只能选择 iPhone 12 mini, 但若你想要试着反抗一番, 看看能不能从这滩泥沼中挣脱, 不妨试试看 Jelly 2. 毕竟谁知道这台机器会不会成为一代绝唱呢 —— 各种小道消息都表明 iPhone 12 mini 「销量不及预期」, 靠苹果来重新开启小屏旗舰时代的希望恐怕是十分渺茫了.

, — Mar 12, 2021